50名小学生集体不上课,折射出融合教育的两难困境-焦点精选
昨天,江西南昌一学校50名小学生的家长集体不让孩子去学校上课,这是怎么回事?
【资料图】
原来,该班最近转来一位存在行为障碍的特殊孩子,在课堂随意走动、突然高声喊叫,导致教学秩序混乱,其他同学的正常学习被干扰。家长们多次与校方沟通无果,最终才出此下策。家长们表示,并非歧视,实在是影响太大。
类似的事件其实并不少见,从学校的角度来看,特殊孩子在经过医院评估,符合随班就读条件,按照《残疾人教育条例》,依法享有平等入学权利,学校无权拒收或劝退。这件事该怎么办,学校其实并没有太多的选择空间。
从特殊孩子家长的角度来看,他们认为孩子如果进入特殊学校,就等于被贴上了一张隐形负面标签。而且在普通学校就读,的确对某些特殊孩子而言是一种更好的选择,能够帮助他们更好融入社会,对行为障碍与生活能力也会有一定的改善。
所以说,大部分特殊的孩子家长,只要有一线可能,都会想方设法让孩子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,可怜天下父母心,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。
但是同班孩子的家长们,他们的不满同样合理。如果特殊孩子安安静静,不影响他人,自然不会有人提出异议。但如果严重影响自家孩子的学习环境,相信没有几个人能坐得住,很难用缺乏爱心、包容心来对他们横加指责。
那么既然三方都没有错,这事情究竟该怎么办?这注定不是光靠硬性规定能够解决的问题,因为每一个特殊孩子的情况都不同,极大考验各方执行国家融合教育政策的能力。要做好这件事,以下几点至关重要。
首先,对于可以接受融合教育孩子的认定要更加精准科学,最后得出的结论,应当是各方都能认同的普遍结果,而非简单对照指标。
其次,特殊孩子的家长,应当设法尽量减轻孩子对其他同学的影响,比如有的父母选择全程跟班陪读,情况就会好很多,如果没有条件自己陪读,最好也能聘请或是由学校安排专人陪读。
最后就是同班同学以及家长,还是要尽量对特殊孩子心怀包容,融合教育不仅是帮助弱势群体,也能让其他孩子们更直观理解平等、尊重、接纳的思想。
希望通过这一事件,能够引发各方对于融合教育困境的关注,为类似的情况找到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,让每一个孩子都被温柔以待。
作者:李一能
编辑:龚紫珺
编审:潘高峰
热文推荐
- 华新水泥拟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.34元 动态
- 豆神教育:第三季度净亏损1209.8万元 焦点精选
- 蓝箭电子:第三季度净亏损1550.15万元
- 剑桥科技:前三季度净利同比增长70.88%
- 总投资3.83亿元!琼中三大教育民生项目集中开工
- 美载人绕月任务飞船完成与火箭对接
- 开江县讲治镇欣悦面店(个体工商户)成立 注册资本3.5万人民币_快播
- 茅台即将换帅?知情人士:等官宣
- 倒反天罡,亚历山大赛季前两场罚球命中数竟高于运动战进球数 每日资讯
- 保险的现金价值和保单价值一样吗?
- 新干县诗丹丽箱包厂(个体工商户)成立 注册资本10万人民币-热讯
- 莲花县裕美鞋商贸行(个体工商户)成立 注册资本8万人民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