红色基因传承|郁达夫:为抗战献身的民族脊梁,中国文人的傲世风骨
(相关资料图)
1949年9月,有人在苏门答腊的丛林里发现了一具中国男子的尸体。经过检测和辨认,确认此人正是“以笔为枪”的爱国文人郁达夫。
1896年12月7日,郁达夫出生于浙江富阳的知识分子家庭。郁达夫远赴日本留学期间阅读了大量文学小说,激发了他的创作欲望。1921年,郁达夫与同为留日学生的郭沫若、成仿吾、张资平、郑伯奇联合组创了文学团体“创造社”。这一年,郁达夫开始小说创作。他的首部短篇小说集,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短篇小说集《沉沦》一出版,就轰动了国内文坛。
郁达夫和那个时代的许多文人一样,走上了“以笔为枪”的抗战道路。他曾这样写道:“我们这一代,应该为抗战而牺牲。”字字铿锵有力!
1938年,应新加坡《星洲日报》邀请,郁达夫前往新加坡参加抗日宣传工作。在船上,郁达夫写下了《岁朝新语》,他坚信“中国决不会亡,抗战到底,一定胜利!”谁也没想到,郁达夫这一走,就再也没有回到祖国的怀抱。
到了新加坡,郁达夫积极投身到抗日宣传工作中。1941年,日寇侵占了新加坡。郁达夫撤离到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的一个小镇。为了隐藏身份,郁达夫等人在当地开了一个酒厂。此后,郁达夫利用“酒厂老板”的身份,积极和敌人做斗争。
很快酒厂就成了爱国华侨和爱国人士的聚集地。不久后,郁达夫会日语的事情被日寇知晓,他们拿枪逼迫郁达夫给他们担任翻译。郁达夫就将计就计答应了日寇。
其实他是利用翻译的身份做掩护,这样就可以维护华侨和印尼民众的抗日活动,也正因为如此,他担任翻译期间,没有一个抗日人士遭杀害。
在抗战胜利前不久,郁达夫突然神秘失踪,一直到1949年9月,同志们才发现了他的遗体,原来日寇发现了他真实的身份,并残忍地将其杀害。坚信中国一定会胜利的郁达夫,没有看到胜利的一刻。
1952年,郁达夫被追认为革命烈士,他在抗战期间所做的一切,没有被祖国和人民遗忘。
热文推荐
- 支付水电费属于什么会计科目类型 支付水电费属于什么会计科目
- 房产证上千万别写2个人名字(房产证上出让可以买吗)
- 直击抓捕现场!参警4天新警和战友成功制服持刀拒捕犯罪嫌疑人
- 上半年我国机器人、光伏、锂电池产业均稳定增长 自主工业机器人广泛渗透新兴产业
- 日式牛肉火锅做法(关于日式牛肉火锅做法的基本详情介绍)
- “橡皮艇划破了几十条” 涿州水上救援艰难推进
- oa付款方式是什么意思(OA是什么付款方式)
- 碧桂园:7月归属股东权益的合同销售额约120.7亿元
- 《擅长捉弄的高木同学》同人动画个人剧本——扣子
- 世体:在收到登贝莱转会费后,巴萨将开始追逐坎塞洛
- 首届“广西少儿美术双年展”在邕开展
- 云南德宏:蜂猴误闯民宅 警民联手救助